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全文來了!
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1月11日在江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省長 葉建春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同志提出意見。
一、2022年及本屆政府工作回顧
2022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疫情散發多發、歷史極值干旱等超預期考驗,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堅決落實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接續實施強勁開局一季度、強攻二季度、拼搏三季度、決戰四季度,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經濟運行企穩向好。成功應對省內多輪疫情,科學精準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力支援大上海保衛戰和吉林、新疆、重慶等地抗擊疫情。及時啟動抗旱應急響應,實施鄱陽湖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開展局部應急送水,有效保障了用水安全。出臺降本增效“30條”、紓困解難“28條”、穩經濟“43條”及接續措施“24條”,為市場主體減負超2000億元。開展六大領域“項目大會戰”和項目建設“四大攻堅行動”,實行節假日“重大項目不停工、重點企業不停產”,專項債項目支出進度、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簽約投放額居全國前列,信豐電廠、豐電三期、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共青城通用機場、信江八字嘴航電樞紐、吉利新能源城市商用車、格力電器(贛州)智能制造基地等投運投產,滬昆高速改擴建、昌九高鐵、長贛高鐵、瑞梅鐵路、梅江灌區、武漢至南昌特高壓工程、奉新抽水蓄能電站、富士康工業互聯智能制造、晶科能源24GW光伏組件等開工建設,江西入選全國首批省級水網建設先導區,鄱陽湖水利樞紐環評正式受理。實施促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三年行動,“大宗商品消費季”“百城百夜文化和旅游消費季”等活動成效明顯,三百山獲評5A級景區,仙女湖、丫山入選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萍鄉武功山入選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全年GDP增長4.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3%,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轉型升級持續深化。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通過驗收,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國家中藥先進制造與現代中藥產業創新中心落地,全球陶瓷產品創新中心啟動建設,國內首條稀土永磁磁浮軌道工程試驗線竣工,助力全球首架C919成功交付,江西師大一號環境遙感衛星成功發射,我省首個農業領域“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獲批立項。出臺省實驗室建設工作總體方案,組建24個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南昌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新余入選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名單。大力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南昌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全國唯一鋰電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上線,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躍居全國第4位,算力整體規模居全國第11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達7.5%,南昌入選2022年度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和推進產業數字化成效明顯市推薦名單。贛州稀土新材料及應用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大數據)入選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高安建陶基地入選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江西理工大學先進銅產業學院入選全國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宜春入選2022年度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推薦名單。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家。全省首屆職業技能大賽成功舉辦,展現了“贛鄱工匠”新時代風采。
——市場活力更大激發。全力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營商環境明顯提升,凈增市場主體80.2萬戶,實有市場主體超480萬戶。省政務服務中心正式運行,“贛服通”5.0版、“贛政通”2.0版和“惠企通”上線,全國首個政務服務數字人“小贛事”上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省級萬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千億現代產業引導基金組建,新鋼集團與中國寶武實現聯合重組。贛江新區、吉州、于都入選全國首批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新增上市公司14家,創歷史最好成績。世界VR產業大會、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廬山全球商界領袖大會、贛臺會、“進博會走進江西”、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等活動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陶瓷教育聯盟成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實現全覆蓋,冷鏈中歐班列、中老班列等開行,贛州國際陸港入選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景德鎮陶瓷交易市場獲批設立全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鷹潭國際綜合港經濟區正式運行,外貿進出口額增長34.9%。
——協同發展繼續推進。出臺深入實施強省會戰略推動南昌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支持贛江新區激發活力增強實力等政策措施,贛江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南昌入選國際濕地城市、國家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九江、撫州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贛州獲批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累計識別防止返貧監測4.6萬戶16.8萬人,戶均享受幫扶措施2.8項,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啟動農業七大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在全國省級率先出臺促進山茶油產業發展條例,宜黃、南城、橫峰、湘東區入選國家級制種大縣,婺源、瑞昌入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于都、泰和、鄱陽、浮梁入選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井岡山市和寧都、武寧、橫峰獲批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吉水、瑞金入選國家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市、區)。完成“三區三線”劃定,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完善分時電價機制,施行江西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在全國率先出臺礦山生態修復與利用條例、開展跨省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專項檢查行動,率先推出“碳足跡”披露支持貸款。部省共建長江江豚保護基地開工。上堡梯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全省PM2.5年平均濃度27微克/立方米,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96.2%,再創歷史最優。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年初確定的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分別完成年計劃的113%、121.4%。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8%、6.7%,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開展贛鄱無農民工欠薪項目試點,上線“農民工”地圖,59萬返鄉農民工實現再就業。出臺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條例、醫?;鸨O管辦法、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清單,贛州、撫州、新余入選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地區名單。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整省試點、“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獲批,撫州入選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鄉村教師學歷提升計劃啟動,探索開展高校分類管理和本科新生學分制收費改革,高校畢業生留贛率提高到59.96%。7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獲批,中國肝病基因工程創新中心落戶,我省首個自主研發道地藥材中藥配方顆粒標準發布,健康社區建設地方標準出臺,智慧醫保村村通運行。嬰幼兒入托補貼制度全面建立。紅色基因傳承示范區建設全面啟動,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運行,5件作品入選“五個一工程”。省第十六屆運動會成功舉辦,崇義入選全國首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中小學生溺水事故起數和溺亡人數分別下降31.88%、30.35%,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38.9%、38.1%,公眾安全感和群眾滿意度分別達98.71%、98.07%。
經過全省上下不懈努力,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本屆政府目標勝利實現,全省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新征程。
一是經濟發展量質雙升。GDP突破3萬億元,全國排名由第18位前移至第15位,人均突破1萬美元;工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居全國第13位,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33%左右、居全國前列,進入新興工業大省行列。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萬億元、占GDP比重提高到35%,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居全國第8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突破40%,比2017年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全社會研發投入實現翻番,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2倍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6倍以上,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在全國排名“7連進”。新增千億產業3個,總數達14個,建筑業成為萬億產業。
二是改革開放走深走實?!摆M服通”、“贛政通”、網上中介服務超市等平臺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編制統一行政許可清單、延時錯時預約服務等做法在全國推廣,實有市場主體實現倍增。國有企業資產突破7萬億元,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均突破5萬億元,A股上市公司實現倍增,企業直接融資規模突破5000億元。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在贛投資的具有世界500強背景企業達212家;6家企業入選“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數量居全國第4位;外貿進出口、對外直接投資均實現翻番,利用省外項目資金突破萬億元。
三是區域城鄉協調共進?!耙蝗σI、兩軸驅動、三區協同”區域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上升為國家戰略,鷹潭入選首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鐵路運營里程突破5000公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實現翻番,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700公里,“一主一次五支”機場格局基本形成,油氣長輸管道運營里程突破4000公里,電網邁入特高壓時代,5G網絡實現“鄉鄉通”。糧食產量連續10年穩定在430億斤以上,97%的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超過10萬元。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60%,年均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
四是生態優勢鞏固提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階段性任務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2年、水資源管理考核連續4年獲全國優秀,生態質量指數居全國前列,退捕禁捕工作全國領先,長江干流江西段連續5年、贛江干流連續2年達到Ⅱ類水質,設區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100%??諝赓|量居中部地區第1位、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居全國第2位,國家森林城市、園林城市實現設區市全覆蓋。累計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8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24個,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13個,綠色發展指數連續9年居中部地區第1位。
五是人民生活全面改善。2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305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城鎮困難群眾全部解困脫困,江西成為全國首批承接上合組織扶貧培訓的5個省份之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萬元。全域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并向優質均衡邁進,學前教育毛入學率突破9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突破50%。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縣級文化館、公共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實現全覆蓋?;踞t療保險參保率95%以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人均待遇水平居中部地區第1位,連續3年獲評“健康中國行動優秀省份”。連續3年在國務院對省級政府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中獲評優秀,連續16年獲評全國平安建設(綜治工作)考評優秀省。
六是政府效能明顯增強。機構改革任務全面完成,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基本完成。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五型”政府建設有力推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臺賬清單和督辦機制不斷健全,17項工作獲2022年國務院督查激勵、創歷史最好水平。建立解決制約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突出難題長效機制,6輪次征集梳理的1333個問題如期辦結。建立及時獎勵制度,對128個集體和49名個人進行獎勵?!叭苯涃M支出連續9年下降。
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創新構建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征兵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軍政軍民團結持續鞏固。
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團結帶領全省干部群眾感恩奮進的結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贛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向中央駐贛單位,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江西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回顧五年工作,我們積累了寶貴經驗,得到了有益啟示。一是必須強化政治引領。五年來,我們堅定不移朝著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江西改革發展指明的方向、擘畫的藍圖篤定前行,堅定不移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定不移從黨中央對革命老區的無限牽掛、親切關懷中汲取奮進力量,這是打開事業新局面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二是必須優化戰略策略。五年來,我們把握江西發展階段性特征,抓住主要矛盾,創新實施“2+6+N”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計劃、“三請三回”和“三企”入贛、開發區集群式項目滿園擴園和兩型三化管理提標提檔行動、產業鏈鏈長制、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強省會、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和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等一系列戰略策略,為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抓手。三是必須突出問題導向。五年來,我們有效應對世紀疫情、超歷史大洪水和超歷史干旱等多重考驗,推行“高位化統籌、集成化作戰、扁平化協調、一體化辦理”工作模式,解決了許多棘手難題,辦成了許多大事要事,為各項事業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必須增進民生福祉。五年來,我們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使人民期待的事成為政府要干的事、政府在干的事成為人民擁護并積極參與的事、政府干成的事成為人民受益并贊成叫好的事,極大激發了全省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五是必須砥礪過硬作風。五年來,我們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積極倡導“事事馬上辦、人人釘釘子、個個敢擔當”“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怕慢假庸散”作風頑疾,以干部創先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堅持、發揚光大。
我們清醒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發展不足仍然是我省最大矛盾;創新能力較弱,產業結構不優,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彰顯特色、優勢互補的全域發展格局亟待構建;群眾生活品質有待提高,社會事業仍有不少短板;各類風險交織疊加,安全保障有待加強;一些干部思想不夠解放、斗爭意識和斗爭本領不強、實干精神不足,仍有少數干部規矩意識淡薄、用權任性、以權謀私,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加大力度解決。
二、今后五年工作總體構想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疫情影響廣泛深遠,我國發展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我省發展態勢強勁、優勢疊加、潛力巨大。只要我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五屆三次全會部署要求上來,搶抓機遇、勇毅前行,就一定能描繪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江西畫卷。
(一)目標任務。地區生產總值4.3萬億元左右。R&D經費支出年均增速14%以上,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進入全國中上游。投資質量持續提高,農業基礎更加穩固,新興工業強省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數字經濟規模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45%以上,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基本形成,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60%左右。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營商環境達到全國一流水平,外貿進出口穩中提質,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保持平穩。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6%左右,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城鎮新增就業200萬人以上,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95.5%。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持續擴大。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建設成效顯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公眾安全感和群眾滿意度穩定在98.2%以上。
(二)戰略支撐。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委戰略舉措,圍繞全面建設“六個江西”,重點實施九大戰略。一是擴大內需戰略。實施項目建設滾動投資計劃,深入開展促消費系列活動,加快文化強省和旅游強省建設,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和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作用。二是科教興省戰略。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協同推進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建設,打造天下英才重要首選地。三是工業強省戰略。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提升主導優勢產業位勢,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加快未來產業培育創新發展,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加快建設質量強省,重塑“江西制造”輝煌。四是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彰顯各地優勢,促進跨區域聯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五是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農業強省建設,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樣板之地。六是高水平開放戰略。加快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全面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化長江中游三省戰略合作,擴大制度型開放,打造內陸雙向開放新高地。七是綠色提升戰略。持續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樣板。八是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努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九是安全發展戰略。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安全發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三)實現路徑。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實施九大工程。一是“一號發展工程”。深入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加快建設“智聯江西”,打造中部地區數字產業發展集聚區、產業數字化轉型先行區、場景創新應用先導區、數字營商環境示范區。二是“一號改革工程”。深化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爭創全國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省份,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三是“創新四率”提升工程??v深推進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大力開展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創新成果轉化等攻堅行動,提高創新驅動發展效能。四是市場主體培育工程。健全政策扶持體系,為市場主體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五是開發區改革創新工程。以聚焦主責主業為導向,以管理制度改革為突破口,以“小管委會+大公司”為主要模式,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保障,進一步明確職能定位,理順體制機制,創新運營模式,完善監督體系,加快打造全省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創新發展的示范區、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六是招大引強工程。堅持定向招商、精準招商,聚焦重點地區、重點企業,深入實施招大引強“五大行動計劃”,著力引進一批符合我省發展戰略的優強項目。七是“兩山”轉化工程。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打造全國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先行區、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樣板區。八是穩崗擴崗工程。落實穩崗補貼政策,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創新發展,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誠實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九是惠民暖心工程。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辦好一批民生實事,打造文化繁榮的現代化社會文明、惠及全民的現代化美好生活、精準高效的現代化治理格局。
(四)保障措施。一是堅持對標對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自覺把江西發展放到全國之中來謀劃和推進。二是加強政策供給。密切跟蹤國家戰略導向和政策取向,建立政策會商聯審和部門協調配合機制,加強政策實施效果動態評估,提高政策精準性和有效性。三是完善工作體系。建立“臺賬式”管理模式,常態化開展督導服務,構建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抓落實工作機制。四是凝聚各方力量。繼續深化新形勢下“五型”政府建設,構建現代化江西綜合績效考評體系,健全及時獎勵制度,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各位代表!關鍵時期,當盡非常之力,當顯非常之為,當見非常之效。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作示范、勇爭先”和“五個推進”殷殷囑托,擼起袖子加油干、一錘接著一錘敲,兌現承諾,達成愿景!
三、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著力提振市場信心,著力暢通經濟循環,著力強化創新驅動,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促進區域協調,著力保障改善民生,著力防范化解風險,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的新篇章。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盡可能爭取更好結果;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左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標完成國家下達目標。
重點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堅持穩字當頭,力促經濟回歸潛在增長水平。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統籌優化供給和需求,推動經濟持續回穩向好。
促進經濟循環暢通。融入共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實施交通物流樞紐建設行動,支持南昌、贛州、九江、鷹潭等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推動主要港口鐵路進港全覆蓋,完善綜合貨運樞紐多式聯運換裝設施,大力發展鐵海聯運、江海聯運、集裝箱多式聯運和商品車運輸,推廣“一單制”服務。推進城鄉冷鏈物流骨干網建設和縣域物流配送體系建設試點,深化“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確??h級有集配中心、鄉鎮有集配站點、村級集配網點覆蓋率60%以上。推進傳統物流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培育智慧供應鏈金融、保稅加工、流通加工、即時配送等新業態。實施商貿流通主體培育工程,凈增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1500家左右。
促進投資擴圍增效。實施省大中型項目3558個,年度投資1.6萬億元左右?;A設施方面,建成昌景黃高鐵、信豐至南雄高速公路等項目,開工定南、南城、貴溪通用機場和通城(贛鄂界)至銅鼓高速公路、袁河航道提升、分宜電廠二期、鉛山抽水蓄能、康山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等項目,力爭鄱陽湖水利樞紐早日開工。公共服務方面,建成南昌現代職教城、新余職教中心仙女湖校區、宜春人民醫院二期、上饒城東醫院、洪都航空文化園等項目,開工南昌大學二附院鷹潭醫院、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高新院區等項目。產業升級方面,推動中國電信中部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江西分中心建設,統籌構建“一核四副兩備”的全省大數據中心布局;實施工業企業技改項目3000個左右,加快航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中醫藥和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項目建設。
促進消費提質擴容。實施省級示范商業街區和夜間經濟街區創建工程,加快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升級改造一批商貿中心、步行街。深入實施“贛出精品”工程,辦好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三百”文旅消費季、“贛品網上行”、中國米粉節、贛菜美食文化節等活動,持續打響贛菜品牌。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和首店經濟、首發經濟。具備條件的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服務區(站)實現基本充電服務全覆蓋。深入開展家電以舊換新、綠色建材推廣、家裝下鄉等活動。支持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服務等消費。大力發展低空經濟。評選一批“風景獨好”旅游名縣名村鎮名景區,實施旅游景區業態提升計劃、“引客入贛”計劃,全面推行旅游購物誠信退賠,提升“江西風景獨好”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二)強化創新第一動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大力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
提速建設中部地區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升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等帶動能力,力爭廬山國家植物園和國家稀土創新中心獲批、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納入國家實驗室體系重組,復合半導體江西省實驗室掛牌并啟動建設,籌建省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設計制造檢測集成工程中心。力爭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1.9%以上、4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有研發機構,基礎研究投入占比穩步提高。滾動發布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常態化高效率發揮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省級現代產業學院作用,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大力實施“雙千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設立高層次人才專項基金,完善人才分類評價和職稱評審機制,省人才發展集團正式運行。推進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系統增強“一號發展工程”牽引效應。出臺數字經濟發展支持政策,提高數字經濟基金使用效能,謀劃建設江西先進算力中心。大力發展專業芯片、電子元器件、智能終端等基礎賽道,VR、元宇宙、移動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興賽道,智慧家居、數字文創等融合賽道,加快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建設,推進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培育數字經濟領域“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各100家以上。實施應用場景“十百千”計劃,建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促進各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構建“2+6+N”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出臺先進制造業促進條例。深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升級版,大力培育“鏈主”企業,促進延鏈補鏈強鏈和不同產業鏈協同,加快形成萬億級、五千億級、千億級“產業矩陣”。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提能升級、制造業基礎再造、綠色制造提升、服務型制造優化升級等專項工程,全面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施優質企業群體培育行動,培育一批制造業“領航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進“產業大腦”建設,引導企業“上云用數賦智”,開展5G全連接工廠建設。培育壯大工業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三)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更大釋放發展活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攻堅行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資源要素“強磁場”。
對標一流提升“一號改革工程”質效??v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制定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范及辦事指南,全面鋪開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實現省市縣鄉四級政務(便民)服務中心通用窗口全覆蓋,建成全省統一的不動產登記網上“一窗受理”系統。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加快“贛服通”“贛政通”“惠企通”等平臺迭代升級,全面落實“一網選中介”。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打造企業和群眾訴求統一受理、轉辦、查詢、回訪、評價平臺,實現“一號訴求”“一號響應”。依法全面推行市場經營活動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和“首違不罰”,誠信經營者“無事不擾”比例達100%,集成政策向合規優質市場主體傾斜。高質量完成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年行動任務,實有市場主體突破500萬戶,提高涉稅市場主體占比。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支持開展營商環境民主監督,力爭南昌、九江、贛州、贛江新區進入全國一流水平行列,多項評價指標進入全國標桿城市行列。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攻堅。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試點,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探索二三產業混合用地。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實施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做優做強做大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持續破除影響平等準入壁壘,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深化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和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推進“贛金普惠”平臺數據共享和推廣應用,爭取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深入實施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升級工程,力爭新增上市公司12家。擴大“險資入贛”規模,積極發展地方特色農業保險。出臺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健全畝產效益綜合評價標準體系,加大力度處置閑置、低效和“僵尸企業”用地,探索“零增地”技改等節約集約用地模式。
加快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深贛港產城特別合作區、贛粵邊區域產業合作示范區、贛閩產業合作示范區、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江西)等建設,深化贛州與深圳、吉安與東莞、撫州與泉州對口合作,促進湘贛粵中醫藥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全面推進昌北機場三期、贛州航空口岸建設,提升贛州國際陸港、南昌國際陸港、九江區域航運中心等口岸能級,擴大“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改革試點。深度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外資穩存量擴增量。積極創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支持撫州、鷹潭申報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及上饒申報綜合保稅區、宜春申報保稅物流園,加大海外倉全球布局,發展外貿綜合服務、市場采購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設備、能源資源等進口。辦好世界VR產業大會、廬山全球商界領袖大會、世界贛商大會、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與跨國公司(上海)合作交流會、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鄱陽湖國際觀鳥周等活動,深化京贛高質量合作,加強區域和產業聯合聯動招商。
(四)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強化多極支撐格局。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提高全省發展整體性協調性。
加快構建優勢互補區域發展格局。完成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深入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南昌打造“一樞紐四中心”、規劃建設未來科學城,加快提升發展首位度和綜合競爭力。深化贛江新區運行機制改革,推動新區增動力、添活力。支持九江高標準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撫州建設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示范區和先進制造業協作區,促進大南昌都市圈從局部融合向全面融合邁進。推進贛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打造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支持上饒打造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和光伏新能源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景德鎮建好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鷹潭打造全省萬億有色產業集群核心區、萍鄉建設高質量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和贛湘邊區域物流分撥集散中心、宜春爭創國家級鋰電新能源集群、新余打造京東合作區域中心和全國最大的百度數據標注基地、吉安打造贛江中游生態經濟帶和全國重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深化新宜吉轉型合作示范區建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整村整鄉返貧。嚴守耕地保護紅線,落實耕地占補和進出“雙平衡”。實施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新增建設高標準農田150萬畝、改造提升110萬畝,確保糧食總產430億斤以上。支持撫州、萍鄉、上饒建設種業強市。推進部省共建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試點省建設,富硒功能農業綜合產值突破800億元。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搭建產供銷一體化合作平臺。深化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規范管理三年行動,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事服務中心”等社會化服務。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和美麗宜居示范創建,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完成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改造、20萬戶以上農村戶廁改造提升、6000個左右村點整治建設。推進鄉村振興青年農技人員“培基”行動、“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和鄉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深化移風易俗,引領婚喪嫁娶新風尚。
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示范省部省共建,高標準建立城市體檢評估機制,抓好城市更新試點,基本實現“城市大腦”設區市全覆蓋。推進城市功能品質再提升行動,加強應急備用水源建設,城市供水全面執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基本完成重點易澇區域整治,深入實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攻堅行動,力爭設區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60%以上。完成2022年納入計劃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7.56萬戶、城鎮棚戶區13.2萬套。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快高品質智慧社區試點和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打造“15分鐘生活服務圈”。支持萍鄉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試點和南昌、贛州等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試點。
(五)擴大優質公共服務供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辦好10件民生實事,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扎實深入做好就業工作。健全就業促進機制,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支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城鎮新增就業41萬人。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脫貧勞動力、登記失業人員、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對防止返貧監測對象、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的兜底幫扶,公益性崗位新增安置殘疾人就業1萬人以上。開展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50億元以上。落實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政策,推廣使用電子勞動合同和社??òl放農民工工資。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全面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施社保服務“百千萬行動計劃”,推動園區企業及職工、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強化被征地農民、退捕漁民參加養老保險工作。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健全失業保險省級統收統支制度,完善生育保險政策,擴大補充工傷保險試點范圍,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推進個人養老金試點。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撫恤補助等保障標準,為適齡女生免費接種人乳頭瘤病毒疫苗,為孕產婦免費提供出生缺陷防控服務。推進救助管理機構創新轉型。開展養老服務提質升級三年行動,改造提升鄉鎮敬老院200所,新增家庭養老床位1.3萬張,繼續為1.2萬戶以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
全面繁榮發展社會事業。加快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入實施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建設計劃、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行動計劃,積極開展部省協調探索現代職教體系新模式,大力推進高?!半p一流”建設,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器高校全覆蓋,基本實現智慧校園全覆蓋。深入實施“15+3”健康江西專項行動,啟動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動,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健全分級診療制度,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采,提高基本藥物使用占比。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實施“樟樹藥都振興工程”“旴江醫學復興工程”“熱敏灸推廣工程”。推進長征、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建設,實施公共文化服務提升計劃。構建文明創建工作常態長效機制,全面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提質增效。推進體教融合,促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全面發展,辦好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大賽、玉山中式臺球世錦賽等品牌賽事。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僑聯、科協、貿促會、對外友協等群團組織和外事、僑務、氣象、水文、測繪、民族、宗教、援疆等工作高質量發展,促進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檔案、地方志等事業出新出彩。
(六)加快建設美麗江西,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落實“美麗江西”建設規劃綱要,更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行動,健全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利用機制,有序發展風光發電、生物質發電、儲能電源等清潔能源,培育壯大低碳產業。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深入推進“節地增效”、節水節能等行動,對環保治理、節能減排等優于國家標準的企業給予政策傾斜。推進南昌、吉安國家廢舊物質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建設,支持九江、贛州、吉安、撫州建設全國“無廢城市”。推進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江西綠色生態)建設,打造一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
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可持續性。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深入實施新“八大標志性戰役30個專項行動”,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提升攻堅戰。深化“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加快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支持撫州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支持武功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井岡山創建國家公園。鞏固長江十年禁漁既有成果,開展鄱陽湖總磷污染治理,開展重要生態功能區生物多樣性監測,實施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區重大保護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00萬畝。
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成1∶25萬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實現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全覆蓋。全面開展GEP定期核算及其成果應用,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推動簽訂新一輪東江、淥水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推廣“生態信貸通”,拓寬生態產品直接融資渠道。實施林下經濟發展“三千億工程”,全面推進CCER林業碳匯開發試點項目,組建中林(江西)林業投資開發集團。全域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深化撫州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九江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努力為全國提供更多江西方案。
(七)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堅定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確保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決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完整準確全面落實中央疫情防控政策,因時因勢優化防控措施,加強基層傳染病防治能力建設,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防控,著力保健康、防重癥。優化整合升級政府融資平臺,探索地方政府資產入市,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穩妥有序化解存量,增強財政可持續能力。實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成效鞏固提升工程,健全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早期干預機制,推進非法集資存量案件處置攻堅,加大網貸平臺、私募基金等風險防控與處置力度,依法嚴懲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租購并舉,做實房地產“三?!惫ぷ?,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深入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具有江西特色的新時代“紅色文化+社會治理”模式,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打造“三位一體”基層信訪矛盾糾紛一站式、多元化預防化解工作平臺,推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排查預警、調處化解,從源頭上防范化解信訪積案。加快智能安防小區等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落實“1、3、5分鐘”快速響應機制,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營造見義勇為氛圍,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依法嚴懲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全面提升整體安全水平。深入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提高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加快煙花爆竹轉型升級集中區、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和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程建設,落實新建?;飞a項目落戶化工園區政策。建成省應急管理綜合保障基地,力爭開工建設省應急指揮中心、省綜合應急(航空救援)裝備物資儲備庫,建立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搶險救援救災協調聯動機制,實現智慧應急防災系統全省覆蓋。嚴格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開展“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深化行動,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實施食育普及三年行動計劃。推進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地質、地震等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重點工程建設和雷電災害綜合治理,完善重大基礎設施、金融、網絡、數據、資源等安全保障體系。
各位代表!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江西是人民軍隊誕生地,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義不容辭。我們將切實加強軍地協同,抓好國防動員體制改革落地,深化拓展“尊崇工作法”,全面做好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后備力量建設、人民防空、軍民融合、雙擁共建等工作,為如期實現建軍100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實保障!
(八)提高新形勢下“五型”政府建設質量,打造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模范機關。牢記“三個務必”,緊扣“講政治、守紀律、負責任、有效率”目標,推動全省政府系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堅守忠誠為政。把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和省委要求,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深入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計劃,夯實對黨絕對忠誠的思想根基。完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做到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政府系統不折不扣抓落實見行動出成效。
堅持科學施政。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落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充分聽取利益相關群體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決策質量和效率。加強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清理和廢止有悖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規定。深入實施數字政府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立全省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成一體化數字基座,基本形成大平臺共享、大數據慧治、大系統共治的頂層構架。引導政府系統干部進一步樹立正確政績觀,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察實情、敢擔當、重實干、求實效。
堅定依法行政。全面落實政府權責清單制度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堅決防止清單之外違法實施行政許可。推進重要領域和新興領域地方性法規建設,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推進跨領域跨部門聯合執法,加快實現基層“一支隊伍管執法”。除有法定依據外,嚴禁要求特定區域或行業、領域的市場主體普遍停產停業。嚴禁下達或變相下達罰沒指標,嚴禁罰沒收入同作出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考核考評掛鉤。依法加強統計、審計工作,夯實統計基層基礎,防范并嚴厲懲治統計造假,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有效發揮統計監督、審計監督服務保障作用。
堅決從嚴治政。堅持嚴的基調不動搖,堅持風腐同治,一體推進“三不腐”。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我省實施辦法,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不搞看起來熱鬧、實際沒有效果的表面文章,切實防止領導有批示才動、不批示就不表態不辦事的現象。規范權力運行,嚴防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代言人、代理人,嚴防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利用影響力謀私貪腐。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扎實做好基層“三?!惫ぷ?,加大力度減輕基層負擔。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持續推進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使命呼喚鐵肩擔當,新征程不容絲毫懈怠。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堅強領導下,只爭朝夕、真抓實干、團結奮斗,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的新篇章!
附件
《政府工作報告》有關內容名詞注釋
1.項目建設“四大攻堅行動”:城市棚戶區改造、“大交通”、大南昌都市圈軌道交通、水利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
2.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在經認定的市場集聚區采購商品,由符合條件的經營者辦理出口通關手續并在采購地海關申報出口商品報關業務的貿易方式。
3.農業七大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到2025年,打造稻米、油料、果蔬、畜牧、水產5個千億主導產業鏈和茶葉、中藥材2個百億特色產業鏈。
4.“碳足跡”披露支持貸款:將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碳足跡”與銀行貸款利率掛鉤,激勵企業主動減污降碳、減少碳排放的一種貸款。
5.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為實現智能制造目標,企業對人員、技術、資源、制造等進行管理提升和綜合利用的程度。
6.“2+6+N”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打造有色、電子信息2個萬億產業,裝備制造、石化、建材、紡織、食品、鋰電新能源6個五千億產業,航空、中醫藥、移動物聯網、半導體照明、虛擬現實、節能環保等N個千億產業。
7.“創新四率”:創新投入率、投入產出率、成果轉化率、轉化成功率。
8.招大引強“五大行動計劃”:“5020”、“三請三回”、“三企”入贛、“三百工程”、“產業鏈招商”行動計劃。
9.“三百”文旅消費季:百縣百日、百城百夜、百企百創文旅消費季。
10.應用場景“十百千”計劃:“十四五”期間,建設50個左右應用場景示范區、推薦推廣300個左右應用場景示范項目、培育3000個左右具有爆發潛力的高成長性企業。
11.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為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低碳發展目標,引導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和融資活動,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持范圍包括減緩和適應兩個方面。
12.“一樞紐四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科創中心、金融中心、先進制造業中心、高品質服務業集聚發展中心。
13.社保服務“百千萬行動計劃”:組織百場社保政策宣講、深入千家企業上門服務、向萬名中斷繳費的貧困群眾推送續保幫扶政策。
14.林下經濟發展“三千億工程”:到2027年,林下經濟年產值達3000億元以上,其中森林旅游與森林康養產業綜合產值達1500億元。
15.CCER林業碳匯開發試點項目:對國有林場進行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的林業碳匯開發,給予政策技術指導和經費支持。
16.房地產“三?!惫ぷ鳎悍康禺a“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
17.“1、3、5分鐘”快速響應機制:核心區域1分鐘內、重點區域3分鐘內、其他區域5分鐘內到達現場的快速響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