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的備考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更需要考生們時常將練習落實到筆頭上,申論的 復習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考德上公培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為大家梳理了四大題型如何進行突破,希望考生可以死重點掌握:概括題、對策題、分析題和寫作題,并熟悉四種題型的答題規(guī)律和方法。下面考德上公培教育教研中心就幫大家梳理下。 概括類題目被稱為“問題”中的問題,其性質要求:客觀、簡明、規(guī)范; 例如:“2011年第1題依據給定資料,概括說明“大西柏坡”開發(fā)建設的意義。(20分) 要求:全面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不超過200字! 解析:本題為考察歸納概括能力的題目,要求概括“大西柏坡”開發(fā)建設的意義。審題完畢后對應原文,第二則資料首段提示意義的各方面,但沒有資料照應,不可能照抄原文。按照資料安排的基本邏輯,介紹完大西柏坡建設狀況后,應該圍繞建設進行分析,其中應該包括意義,所以應將目標段落定位在三、四、五、六這四則資料。而這四則資料屬于敘述說明性文字,需要進行概括轉換。分別對應四則資料歸納并轉換成四個要點。 參考答案: 第一,可以促進當地及周邊地區(q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西柏坡所在平山縣將利用資源優(yōu)勢憑借大西柏坡建設機遇促進自身旅游及經濟社會的發(fā)展; 第二,通過大西柏坡品牌建設有利于傳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西柏坡精神; 第三,通過建設大西柏坡的機遇大力發(fā)展第三產業(yè),有利于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 第四,有利于促進西柏坡旅游業(yè)的全面發(fā)展。既能夠吸引更多游客參觀,又可以使游客受到思想教育。 分析類題目要注重分析方法,主要有:多頭并進、內外因結合和主客觀分析,分析內容要深刻、全面和扣題; 對策類題目要把握好可行、全面和可操作性原則。該類題目一般是提出對策,對策的提出主要有兩種:從材料中概括對策和自己提出對策。對策的提出要針對問題、定位材料、選準關鍵詞,最后對信息分類整合,給出答案。 例如:“2011年第3題:資料5中有學者針對援疆立項中可能出現(xiàn)的盲目性,提出了科學援建的問題,這在其他對口支援工作中也是適用的。你認為支援方和受援方各應做些什么,才能避免立項的盲目性,從而保證科學援建呢?(20分) 要求:整體觀照,思路清楚,操作性強,不超過200字。” 解析:首先考生要明確該題中指出的“資料5”只是提出了問題,但是答題并非局限于資料5,要整體觀照整個材料中對策。其次,思路清晰要求從“支援方”和“受援方”兩方定位材料,歸納整理政策。再次,考生提對策切忌宏觀泛泛而談,一定要具體,落在微觀措施上,具體性、操作性強。 參考答案: 支援方應做的是:(1)深入調查研究,接洽受援方政府,共同篩選援建項目。(2)充分考慮受援地的環(huán)境承受力、市場承受力和基礎設施基本供給的承受力。(3)因地制宜,立項既體現(xiàn)地方歷史文化特色,又兼顧長遠發(fā)展。(4)聯(lián)系本地實際,量力而行,不盲目跟風。 受援方應做的是:(1)緊密配合支援方工作,從制度和程序上維護援建秩序。(2)加大項目審查力度,加強資金監(jiān)督,保證援建質量。(3)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吸取經驗,加強對相關項目的驗收審核。 以上三種題型,河北省公務員申論考試題目在設置時一般都會涉及,題目在回答時要認真審題,按要求答題,既要立足于材料,又要高于材料,不可照抄材料。 寫作類題目。要求考生寫作過程中要理解備考五要素:重在審題、材料是寶、明確要求、邏輯清晰、作答規(guī)范。文章標題的結構要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開篇的思路要開門見山,正文的寫法要論證有力,結尾的風格要意味無窮。 申論備考是思維能力綜合提升的最佳途徑,希望廣大考生端正心態(tài)、拼搏進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澆灌出最美麗的花朵。“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考德上公培衷心的祝愿各位考生金榜題名! |